•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苏教版3年级上|百度云网盘

    苏教版小数报配套试卷3年级,附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2022-12-09

  •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2022苏教版6年级上|百度云网盘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2022苏教版6年级上...

    2022-12-09 计算能手六年级上册答案苏教版2022 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苏教版2022

  • 《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林红,李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作者】林红,李胜【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适用教材【页数】217【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026-4686-8【价格】36.00【分类】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质量检验-教材【参考文献】林红,李胜.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国质检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包括:质量检验基础知识;进货检验的流程,原材料的检验及检验结果的处理;过程检验的流程,以及毛坯件、热处理件和典型机械零件等过程的检验;最终检验,如表面处理的检验、装配检验、成品检验及包装检验。本书可供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电产品检验方向)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第一节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工作程序一、产品、质量及检验的定义(一)产品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我们把通过机械加工或以机械加工为主要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为机械产品。例如,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其他机械等。(二)质量根据GB/T19000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们可以从质量对象、质量特性、质量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质量对象质量对象是产品、过程或体系。一般可以将产品分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种类型,通常可以是有形的(如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软件或服务)或是它们的组合。多数产品含有不同的产品类型成分,一种产品属于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还是服务,取决于其主导1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成分。也就是说组织提供的产品属于哪一种类别,取决于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中对顾客满意影响最大的占支配地位的成分。例如,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付款方式或担保)所组成,但其主导部分是硬件。2.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1)质量特性①硬件的质量特征。包括: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经济特性,如使用成本、维修时间和费用等;其他方面的特性,如安全、环保、美观等。②软件的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③流程性材料的质量特性。包括:定量的,如强度、黏性、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定性的,如色彩、质地或气味等。④服务质量特性。包括: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的统一着装等。⑤机械产品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产品性能指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以及环境要求等方面。(2)质量特性的分类根据质量特性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将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造成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的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次要的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的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逐渐丧失的质量特性3.质量要求质量要求是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要求”则指的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需求”指的是文件中阐述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如规范、图样、报告、标准等。“隐含的需求”指的是不言而喻的要求,包括超前需求的引导。它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包括将潜在需求开发为现实需求、预测的未来需求。如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性、人们对布料的花色和质地的喜好2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等。一般情况下,顾客和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三)机械产品质量机械产品质量是指工程机械产品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定义中产品质量的明确需要是指在标准、规范、图样、技术要求和其他文件中已经作出的规定要求,即产品制造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隐含需要是从顾客和社会的角度对产品质量提出的日益不断提高的期望要求。因此,机械产品质量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最终产品质量,即成品质量。它是实体质量状态与产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的符合程度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具体表现(2)过程质量,即半成品质量。它反映了系统的技术状态水平与生产图样、技术文件的一致性。(3)质量体系运行质量。它是一项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重要质量活动,是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四)检验检验是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计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检验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科学地揭示产品的特性,从而剔除那些不符合需要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为改进产品质量和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信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检验的含义和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延例如,随着统计检验的实现,检验已由消极的事后把关变成积极的事先预防;检验是站在用户立场上,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把关,以保证用户得到质量满意的产品:检验从厂内扩展到厂外等。机械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包括零件检验和产品性能试验两类零件检验包括化学分析、物理试验和几何量测量三项。而在物理试验中,包括机械性能试验、无损探伤和金相显微组织检验三项。产品性能试验是对产品的基本功能及其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能力进行检查和测量。具体包括以下六项试验:功能、结构力学、空转、负载、人体适应性和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五)检验、试验、检测、测量的区别在企业里经常会发生将“检验”“试验”“检测”和“测量”这些词混淆的情况,要正确区分上述常用词汇概念之间的差异,需要从GB/T19000一2016等基础标准入手。在GB/T19000一2016中,“检验”被定义为“对符合规定要求的确定”,并加注“显示合格的检验结果可用于验证的目的:检验的结果可表明合格、不合格或合格的程度”。从3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定义可以看出检验强调“符合”性。检验不仅提供数据,还须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试验”又称“测试”,是为了查看产品的特性或性能所进行的测量、度量和分类活动。在GB/T19000一2016中,“试验”被解释为“按照要求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的确定”。由此可知,“试验”仅是一项技术操作,它只需要按规定程序操作,提供所测结果,在没有明确要求时,不需要给出检测数据合格与否的判定。产品试验,通常有产品性能试验(如空转试验、负荷试验和功能试验等)、环境条件试验(如高、低温试验,防腐试验,密封试验和老化试验等),以及可靠性试验等。“检测”是检验和测试的总称。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包含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因此常把检验和测试总称为检测。试验作为检验过程中一个步骤,常在检验规范中作出明确规定。“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所进行的全部操作。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几何量与计量单位的倍数(以得到被测量大小)的过程。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方面。二、质量检验的职能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为了最终实现产品的质量要求,必须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适宜而连续的控制,而各种形式的检验活动正是这种控制必不可少的条件。质量检验作为一个重要的职能,其表现可概括为六个方面:鉴别、把关、预防、报告、改进监督。1.鉴别的职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方法,观察、试验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因此,鉴别功能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2.把关的职能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这一职能是质量检验出现时就已经存在的,即使是生产自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料法、环、测(5M1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检验实行把关职能,是完全必要的。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但检验仍然必不可少。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4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3.预防的职能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起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异常因素,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2)通过工序生产中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批产品处于初始加工状态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不一定只检查一件),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方能正式成批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重新进行调整后,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大批不合格品。正式成批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无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4.报告的职能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这是为了使高层管理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为了能作出正确的质量决策,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必须把检验结果,特别是计算所得的指标,用报告形式反馈给管理决策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验收检验的情况和合格率指标;(2)产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降级率以及相应的金额损失:(3)按车间和分小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相应的金额损失及排列图分析:(4)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5)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报告:(6)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报告;(7)改进质量的建议报告;(8)检验人员工作情况报告,等等。5.改进的职能质量检验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是充分发挥质量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质量管理的具体体现质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担任。他们熟悉生产现场,对生产中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因5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此,对质量改进能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也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实践证明,特别是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联合起来共同投入质量改进,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6.监督的职能质量监督是市场经济和质量保证的客观要求,而这种监督是以检验为基础的。从微观和宏观管理出发,质量监督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自我监督企业通过内部检验系统对原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把关的质量监督: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监督;对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监督;对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督等。(2)用户监督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定期对用户进行调查和访问,以得到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用户对质量的直接评价。这种用户的直接评价可为企业不断改进目标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社会监督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和配合消费者的民间团体组织,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真正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4)法律监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企业通过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律制度正确地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以及全社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监督和规范社会各类质量行为,以保护国家和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授权,以第三方公正机构所进行的质量监督。例如,国家商检部门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检查监督等。此外,国家对主要工业产品,例如,包括食品、生活日用品等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起到监督企业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三、质量检验的方式质量检验的方式可按以下方法划分。(一)按检验的数量划分按照检验数量划分,质量检验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免检。6···试读结束···...

    2022-11-2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检测技术与仪器

  • 《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作者】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623-5919-7【价格】32.00【分类】医疗器械-检测;医疗器械-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中国【参考文献】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内容提要:本书主要讲述医疗器械产品检测及准入认证相关信息,全书共分9章,包含以下内容:第1章概述。第2章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第3章医疗器械产品国内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4章医疗器械产品欧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5章医疗器械产品美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6章医疗器械产品亚太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7章医疗器械产品中东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8章医疗器械产品非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9章其他。《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内容试读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第一章「医疗器械标准基础知识第一节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一、医疗器械的定义根据2017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0号)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我国对医疗器械的定义如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①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②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③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④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⑤妊娠控制;⑥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此定义阐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对象、使用方式、功能、产品形态,而且和具有相同功能与用途的另一个产品群一药物,作了原则性的区别界定。在传统的产业管理中对医疗器械的界定,除了医疗器械法规定义所包括的医疗器械品种门类外,还包括一些非直接产生或影响医疗保健效能的医院辅助设施和器具,也包括医疗器械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由于其在市场和管理上与医疗器械有更多的共性,因此将其归入医疗器械定义范围。3医疗器减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二、医疗器械的分类修订背景我国医疗器械分类实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分类目录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以分类目录优先。2014年国务院令第650号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条第六款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2000年4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第15号令《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以下简称原《分类规则》),实施十余年来,在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业界也反映原《分类规则》还应进一步满足医疗器械分类工作实践的需要。为配合新修订《条例》的实施,结合医疗器械分类工作积累的经验,需要对原《分类规则》部分条款和分类判定表予以细化完善。2013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着手起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初稿,于2013年12月24日至2014年1月10日通过总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审核阶段,《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12月4日至2015年1月4日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总局网站转载一并征求意见。针对意见梳理结果,总局召开专门研讨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合理的意见。2015年6月3日,总局局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修订草案送审稿,7月14日以总局令第15号发布。三、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依次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通过结构特征、使用形式、使用状态、是否接触人体等因素综合判定。依据影响医疗器械风险程度的因素,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2)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3)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包括:①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4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②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③有源接触人体器械: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④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4)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是否接触人体以及使用形式,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或者其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情形:①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口)、创伤或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②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③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失控后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④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四、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医疗器械分类的具体判定,可依据如表1-1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进行。表1-1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接触人体器械使用状态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无源医使用形式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创伤创伤创伤/腔道环/中/腔道环/腔道环/器械/组织组织/组织(口)枢(▣》中枢(口)中枢1液体输送器械Ⅲ2改变血液体液器械ⅢⅢ5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人认证~续上表使用状态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使用形式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创伤创伤创伤/腔道环/中/腔道环/腔道环//组织组织/组织(口)枢(▣中枢(口)中枢无3医用敷料IIⅢ医4侵入器械ⅢⅢ器械5重复使用手术器械I6植入器械ⅢⅢⅢ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不包括重复使ⅢⅢⅢⅢ用手术器械)8其他无源器械0Ⅲ使用状态使用形式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1能量治疗器械IⅡⅢ源医诊断监护器械IIⅢ3液体输送器械IIⅢ电离辐射器械IⅡⅢ5植入器械Ⅲ0亚6其他有源器械ⅡIⅢ注:①本表中“I”“Ⅱ”“Ⅲ”分别代表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②本表中“一”代表不存在这种情形。第二节,医疗器械标准的一般要求标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合理的设计、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以及相应的医疗器械标准的6···试读结束···...

    2022-10-28

  • 《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周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作者】周海著【页数】286【出版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369-7585-9【分类】医疗器械-计量-管理【参考文献】周海著.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图书目录:《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医疗器械管理进行阐述。立足于医疗器械管理,首先介绍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特点和规范,随后对医疗器械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医疗器械计划与采购、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等做详细介绍。第二部分在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择要介绍医疗器械的计量检测,比如生物力学、医用热学仪器(温度计、呼吸机等),医用生理电仪器(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等),医用理化类仪器(酶标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等,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内容试读第一章医疗器械管理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大量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包括CT、MRI等大型医用器械已经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应用普及,介入和植入性耗材使用越来越广泛,医疗器械作为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医疗新技术的支撑平台,已从过去作为疾病诊治的辅助工具逐渐转变为主要手段。临床医生对医疗器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在疾病诊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在医疗临床、护理中使用,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但是,医院对医疗器械管理的观念和机制并没有随之予以更新和发展,特别是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规范没有建立,给临床医疗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等问题日显突出。近年来,在医院发生的与医疗器械应用相关的安全(不良)事件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安全事故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浪费了医院大量的精力、物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带来困扰。这也暴露了医院在医疗器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且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缺位”,体现在设备1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的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等诸多环节。如何管理好这些先进的医疗器械,充分发挥医疗器械应有的效能,并确保其在使用中的安全与质量,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逐步认识到,在现代化医院中需要一个可靠的、规范化的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所以,医疗器械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在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方面还缺少经验,仍然落后于医疗质量管理和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需求与发展。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属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范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密切融合、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应包括医疗器械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质量管理,涉及设备计量检测等;也与应用环境因素有关,涉及医院各个职能部门,医院要有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规范化已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第一节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医疗器械管理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根据一定的程序、原则、方法,对医疗器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加以计划、指导、协调、控制和监督,使之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2医疗器械管理概述第一罩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能够安全、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医疗器械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中。一、国内外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丹·派克斯(DeiParke)就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学(Terotecholog罗)的概念:把设备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管理,研究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工作:主张把相关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因素综合起来,建立一种横向的管理体系。这种理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之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瑞典和荷兰等,相继建立起医学技术评估制度和相应的机构,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成本-效益效果分析)和社会适应性(社会、伦理、道德、法律问题)4个方面对医学技术进行评估,对其开发、应用、推广与淘汰实行政策干预。医学技术评估的范围包括医疗保健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诊疗程序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后勤支持系统。医疗器械按其物理特性,属于医学技术的一个类别。目前,许多国家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加强管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展迅猛,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完善的法规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美国卫生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在大型医疗中心和具有超过300张3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床位的医院成立临床工程部门,临床工程师作为社会认可的一种正式职业进入医院,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资产管理、质量控制、临床培训和基础医疗器械的维修保障等工作,并承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报告,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测。行业学会相继推出了《质量控制指南》《临床工程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程序设计指南》《医疗器械检查维护规范》,为医院质量管理和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依据,促进了美国医院临床工程水平的全面提升。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当时。他们将风险定义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医疗技术用于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时对相关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并将风险归纳为3种类型,即物理风险(如电击、机械损伤、易燃易爆物失控等造成的损伤)、临床风险(如操作错误或不合理操作、技术上应用不当等造成的损伤)和技术风险(如设备检测误差或性能指标下降等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反映出设备发生故障的信息,因此,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可抓住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风险管理包括一套应对风险的策略,包括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控制的操作程序,这给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经有约1/3的美国医院采用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1994年5月,加拿大医学与生物学工程学会(CMBES)第20次年会建议编写加拿大临床工程专业行为准则(CliicalE-gieerigStadardofPracticeforCaada,CESOP),以规范医疗器械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和服务范围。1998年完成第1版医疗器械管理概述第一罩CliicalEgieerigStadardofPracticeforCaada,2007成第2版修订,2008年被澳大利亚生物医学工程师协会采用,此外,也被很多组织和机构采纳参考;2013年2月成立“CES0P修订委员会”对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2013年5月根据修订委员会反馈意见形成了第3版。前苏联实行医疗器械预防性维修制度:“为防止意外损坏而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修理、维护和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即计划预修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延长设备维修间隔期,降低维修成本与提高维修质量。美国国际联合委员会(JoitCommiioIteratioal,JCI)是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tCommiiooAc-creditatioofHealthcareOrgaizatio,JCAHO)的附属机构。该委员会于1998年成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在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国际统一的考核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对世界各地医疗机构进行评审的机构:专门对美国本土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认证,是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JCI认证的目的在于鼓励医院的领导层、管理层及专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JCI和IS0不同,两者都属于国际认证标准,区别在于ISO国际通用标准更适用于生产厂家、销售企业,而JC是专门用于医疗机构认证的国际医疗行业的标准,且每3年对被认证的单位进行复检。目前,JCI已经给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和政府进行了指导及评审。我国有很多医院也已5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经通过了JCI认证。JCI认证能够帮助医院建立统一的、可以按标准实现的组织管理架构、政策和工作流程。JCI标准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工作的主要参考,“安全”质量”“服务”将成为评审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所有医院都将把医院管理的重点放到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病人安全上来。2010年,针对医疗器械集成应用与网络环境下使用的挑战,国际上推出了国际标准IS080001“集成医疗器械T网络的风险管理应用一第1部分:角色、责任与活动”,其核心是针对网络环境下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系统保障性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izatio,WHO)执委会于2003年第113届会议通过的113/37文件,对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提出了医疗技术管理(HealthcareTechologyMaagemet,HTM)理念,明确医疗器械使用过程管理属于医疗技术管理。其中,第11条提出“敦促会员国在医疗器材和设备方面确保患者、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安全,应在以下领域大力开展活动:政策和计划、质量与安全、规范与标准、技术管理及能力建设”;强调以医疗质量与风险为核心、患者安全为目的的理念。我国在医疗器械管理范畴内的医学技术评估方面的研究始于1988年上海医科大学开展的“中国医疗仪器设备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这是国内对医学技术评估和政策研究进行的初步尝试。他们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在购置或引进医疗器械时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第二,在国内建立医疗器械资料信息库,以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基层医疗机构6···试读结束···...

    2022-10-28

  • 《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作者】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丛书名】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系列化教材【页数】65【出版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02【ISBN号】978-7-118-09898-3【价格】20.00【分类】移动电话机-维修-教材-数字照相机【参考文献】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包括:了解手机知识;维修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手机开机显示异常故障;维修数码相机主板故障;维修数码相机镜头故障。《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内容试读学习单元一项目1了解手机知识【项目描述】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中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回顾手机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几十年,但是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机网络发展之后逐步趋于智能化,手机正逐渐取代计算机在青年人生活中的地位。任务1了解手机的历史一、万物之始1.第一部移动电话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图1-1-1)。使用这部电话,必须有人背天线和电台。图1-1-1第一部移动电话2.第一部“便携式”移动电话1973年,摩托罗拉的总设计师马丁·库伯(图1-1-2)带领他的团队用了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巨大突破,研制出第一部“便携式”移动电话,他和他的团队还制1造出了天线,建造了手机基站。1973年4月3日,库伯用研发的手机给身为竞争对手的贝尔实验室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人类通信史上的第一次手机通话,这一天也被后人认定为手机的生日。图1-1-2马丁·库伯3.第一部便携式手机1983年6月13日,摩托罗拉终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手机(图1-1-3),这台名为DyaTAC8000X的手机重794g,长33cm,标价3995美元,最长通话时间是1h,可以存储30个电话号码。图1-1-3早期的便携手机4.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1994年中国大陆的出现第一款GSM手机是爱立信GH337(图1-1-4),当时广东省的GSM网络刚刚开通,GH337作为一款数字手机,其各方面表现都优异于模拟手机,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机型。此后,中国手机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发展速度日新月异。2图1-1-4第一款GSM手机5.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1998年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诺基亚6110上市(图1-1-5)。该款手机内置有贪吃蛇、记忆力、逻辑猜图三款游戏,此后,许多其他品牌的手机也推出类似的手机,而且游戏类型也越来越多。6.第一款国内上市的内置天线手机在直板机领域,内置天线设计也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内消费者接触到的第一款内置天线机型是诺基亚3210(图1-1-6)。1999年,诺基亚3210的出现让诺基亚直板机真正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也为2000年8210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NKIA800o图1-1-5诺基亚6110图1-1-6诺基亚内置天线手机7.第一款智能手机1999年岁末,摩托罗拉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名为A6188的手机(图1-1-),它是现在正迅速发展的智能手机的鼻祖。这款手机采用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16MHzCPU,3支持WAPl.l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PreoalPortaleSytemMaager)操作系统。同时,这款手机也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39图1-1-7摩托罗拉智能手机8.第一款支持MP3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手机2000年,三星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能够支持MP3播放的手机SGH-M188。而西门子6688(图1-1-8)是第一款整合MP3功能并带有移动存储器的手机,它不仅支持MP3播放功能,并且还具有MMC卡扩展功能,能够连续录制5h的话音备忘,同时还具有声控命令和声控指令。a6)6i⊙图1-1-8支持MP3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手机49.第一款国内上市的彩屏手机2001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第一款彩屏手机T68(图1-1-9),该机采用了一块256色的彩色屏幕。这也是爱立信公司推出的最后一款手机,之后爱立信公司和日本巨头索尼公司合作,推出索爱系列手机。10.国内第一款滑盖手机2002年推出的诺基亚7650是国内第一款滑盖手机(图1-1-10),但是大家更多的是关注其摄像头配置。2G》0a0图1-1-9爱立信T68图1-1-10诺基亚滑盖手机11.国内第一款专业游戏手机手机游戏已经成为现代手机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JAVA扩展功能的加入,很多通过JAVA编程的手机游戏植入到手机当中。诺基亚的N-Gage手机(图1-1-11)成为国内销售的第一款专业的游戏手机。图1-1-11诺基亚游戏手机二、智能手机基础知识1.智能手机的定义智能手机是指像P℃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展,并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如图1-1-12所示。图1-1-12智能机图片2.常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droid系统、Widow系统和iOS系统(图1-l-l3)。A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是Google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Adroid系统的特点是开放源代码,所以支持此系统的手机种类很多,可以免费使用和下载的软件很多并且可以免费升级。WidowMoile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两类:SmartPhoe(SP)和PocketPC(PPC)。Widow操作系统特点是操作界面熟悉,有强大的软件支持,软件的扩展性好。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宣布推出Phoe,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苹果公司研发的OS操作系统使用方便、灵活,但由于系统封闭,应用软件需要到平台购买。WidowMoile图1-1-13常见手机操作系统图标任务2认识手机中的常见元器件及主板上的芯片一、手机中的常见元器件1.电阻电阻在手机电路中的作用一般为负载电阻、分流器、分压器,常与电容搭配组成滤波器,是电子产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元件之一。6···试读结束···...

    2022-10-19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作者】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通信类专业规划教材【页数】206【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6【ISBN号】978-7-111-48063-1【价格】32.00【分类】移动电话机-检测-高等教育-教材-维修【参考文献】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七个项目,前两个项目分别介绍了手机产品的日常生产、维修流程和GSM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项目三介绍了手机元器件的识别、拆装等;项目四和项目五围绕GSM手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和L7手机故障分析与检修进行模块化讲述;项目六和项目七着重阐述了摩托罗拉3G手机Morrio的各个功能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方法。《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内容试读第一部分认识篇鼠氏周·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书写手机生产制造流程参观报告。在手机制造工厂,手机产品生产制造流程如图1-1所示。前线(FrotEd)SMTPCB上面(ToSide)SMT焊锡印刷ToSide贴装回流焊接底面(BottomSide)SMT焊锡印刷BottomSide贴装回流焊接前线(FrotEd)测试Iectio)程序写入(BoardFlah)F千日序列号写入(BoardFlexig)P分析站(AalyzeStatio)后线(BackEd)装配测试FPPEND图11手机产品生产制造流程图牛心4项目一认识手机日常生产和维修流程?1.1.1手机装配流程手机生产有两大核心工序,即手机电路主板装配(PCB装配)和性能测试,后者包括主板测试和整机测试。一、手机电路主板装配PCB被投放到生产线上,先进行上(TO)面的SMT贴装并进行回流焊接,然后经过相同的底(Bottom)面贴装焊接过程,形成手机电路主板。说明:各品牌与各型号手机的装配生产流程可能会有差别,例如有的芯片要采用封胶工艺装配,如图1-2中点画线框所示,所以要加人相应生产工序。丝网印刷元器件贴装炉前检验第2自回流焊接单面板点胶过炉点胶后异形贴装抽验检验图1-2手机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二、手机性能测试在手机生产过程中,性能测试包含有主板测试和整机测试,整机测试又称为综合测试包括用户操作界面测试、调整测试(点测)和天线测试。各项测试主要围绕充电和电量检测、接收性能、发射性能、呼叫的建立等方面。性能测试工序主要由以下几个测试站完成。(一)主板外观检查(BoardIectio)生产线对手机主板进行主板外观检查(BoardIectio),发现元器件外观缺陷将送至返工手焊维修处维修。诸如:冷焊(ColdSolder,CS)、连焊(SolderShort,SS)等装配工艺缺陷。还包括:焊锡不足(IufficietSolder,IS)、多余焊锡(ExceSolder,.ES)、元器件歪斜(SkewedPart,SP)、元器件翘起(TomtoePart,TP)、元器件移动(MialigedPart,MP)、元器件放反(ReveredPart,RP)、元器件丢失(PartMiig,PM)、元器件错误(WrogPart,WP)等。(二)程序写入(BoardFlah)手机主板经过BoardFlah站,向手机中写入主程序。如果手机中贴装的FlahROM已经写入了程序,此站将被省略。此站下线手机板将由负责BoardFlah站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三)工厂序列号写入(BoardFlexig】手机主板在BoardFlexig站被写入工厂序列号(FactorySerialNumer)等用于后继测试的工厂信息。下线手机由负责BoardFlexig的分析员(Aalyzer)进行分析。(四)主板性能测试(BoardTet)手机主板进行主板性能测试即PCB测试(BoardTet),根据生产与测试流程的不同,此过程可与后面的最终测试(FialTet)合并。下线手机由负责BoardTet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PCB测试主要是对刚完成贴片的PCB进行相关参数的校准以及相关项目的测试,以检验该PCB是否合格。参数校准是完成接收和发射通道的打通。具体校准过程围绕下列部分进行:5【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1)首先进入校准模式。2)校准参考电压(VREF)。3)测试并校准发射通道,分为:自动频率控制(AFC)测试和发射功率(TX_POWER)的调整,其中TX_POWER调整又分为发射功率控制(POWER_RAMP)和发射功率幅值(POWER_SCALE)4)测试并校准接收通道,分为IQ基带测试和RSSI接收信号强度测试。5)测试功率等级(POWER_LEVEL)和相位误差(PHASE_ERROR)。6)退出测试模式。(五)振铃及电测(AlertTet)手机装配为整机后,进行振铃及电测((AlertTet),即对手机的用户操作界面进行测试。下线的手机由负责AlertTet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六)最终测试(FialTet)在结束AlertTet站的测试后,手机进行最终测试(FialTet),也称为调整测试(Pha-igTet)。下线手机由负责Phaig的故障分析员(Aalyzer)分析。调整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拨打、接听电话,手机主呼和被呼,电池电量检测,充电管理和控制等实际手机使用情况对手机的整体电性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手机的工作性能是否达到GSM标准规范。在此还完成手机天线以及天线匹配电路测试,以确保手机天线性能良好。天线耦合测试(即天线与天线片之间通过空气耦合的方式进行测试)是非接触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电磁波干扰,需要将手机放在屏蔽箱内进行测试,且对屏蔽箱的屏蔽要求相对较高。(七)抽样测试质量检验部门(QA)需要对生产出的手机进行抽样测试以保证质量,手机入库装箱待出厂。手机性能测试是手机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是调整手机工作参数和检查各项性能指标的保证手段,进而改善手机性能,提高手机产品质量。不同手机生产企业测试流程和测试时间会有差异,但是主要测试流程和测试内容都是相似的,测试站的名称会有所不同。1.1.2手机自动测试技术手机性能测试靠综合自动测试系统来完成,测试系统包括硬件测试设备和软件测试程序。与自动测试技术相区别的是手动测试技术不通过计算机显示和软件控制,而是直接手动改变综合测试仪的参数来对手机的射频指标进行测试,这种手动测试方法主要在手机研发以及射频故障的确认和维修中采用。一、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搭建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备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计算机主机采用工控计算机,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安装测试软件,通过GPB卡、GPIB总线与无线射频测试仪以及可编程稳压电源相连,通过测试软件控制使GPIB卡、无线射频测试仪、稳压电源三者测试同步。6···试读结束···...

    2022-10-19 参编证明的主编证明怎么写 参编教材需要多少钱呢

  • 《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贺鹏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作者】贺鹏著【页数】240【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113-23891-9【分类】移动电话机-维修-图解-移动电话机-故障检测-图解【参考文献】贺鹏著.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内容提要:本书以手机维修现场检测实操及图解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手机电路图读图技能、手机元器件故障检修的检测方法、手机故障维修方法、手机拆机技巧、不开机故障检测维修实操、不入网/无信号故障检测维修实操、液晶屏与触摸屏故障检测维修实操、进水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声音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充电及其他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刷机与解锁维修实操、手机数据恢复维修实操等维修内容。我们精心选取了29段现场检修视频放入书中相应章节,实现二维码即扫即看。《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内容试读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维修,首先要学会元器件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本章重,点讲解数字万用表、指针万用表、电烙铁、热风焊台等其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2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金图解1.1指针万用表使用方法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是电子元器件检测维修中必备的测试工具。指针万用表更适合观察被测信号的变化,其过载能力较强,不易损坏,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在测量精精彩视频即扫即看度和功能上相较于数字万用表要差一些。1.1.1指针万用表的结构1.指针万用表的表盘图1-1所示为指针万用表表盘,表盘由表头指针和刻度等组成。第一条刻度南第华MODELMF47为电阻值刻度,读数从右向左读。机械调零旋钮,当指针第二条刻度万用表水平放置时,若为交、直流指针不在交直流挡标尺电压电流刻的零刻度位,可以通过度,读数从调节机械调零旋钮使指左向右读。针回到零刻度。图1-1指针万用表表盘2.指针万用表的表体图1-2所示为指针万用表表体,其主要由功能旋钮、欧姆调零旋钮、表笔插孔及三极管插孔等组成。其中,功能旋钮可以将万用表的挡位在电阻(Ω)、交流电压(Y)、直流电压(V)、直流电流挡和三极管挡之间进行转换;表笔插孔分别用来插红、黑表笔;欧姆调零旋钮用来给欧姆挡置零;三极管插孔用来检测三极管的极性和放大系数。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3指针万用机械零位欧姆调表的型号调节钮零旋钮天宇F47多重保护电路三极管插孔·-功能分区程挡表盘。红色表笔插孔1功能旋钮!红色表笔扩天MF47重保护电路黑色表笔插孔1展插孔2红色表笔扩展插孔1图1-2指针万用表的表体1.1.2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使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时,首先要选择对合适的量程,这样才能测量准确。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如图1-3所示。试测。先粗略估计所测电阻阻①值,再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果被测电阻不能估计其值,一般下选择在R×100或R×1k挡进行初测。老生供华到Ga2选择正确的挡位。看指针是否停在中如果指针太靠近零刻度位置,则要减小挡位:如线附近,如果是,说明挡位合适。果指针太靠近无穷大刻度位置,则要增加挡位。图1-3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4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金图解1.1.3指针万用表的欧姆调零实操量程选准以后,在正式测量之前必须调零,如图1-4所示。先将万用表调到需要的挡位,然后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将表指针调到零刻度。南东科华M6工4亏图1-4指针万用表的欧姆调零注意如果重新换挡,在测量之前也必须调零一次。1.1.4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实操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如图1-5所示。先将指针万用表调到欧姆挡合适的挡位,然后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将表指针调到零刻度。1者条种华图1-5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5测量时应将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②极(要求接触稳定踏实),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如果指针太靠左,那么需要换一个稍大的量程。如果指针太靠右,那么需要换一个较小的量程。直到指针落在表盘的中部(因表盘中部区域测量更精准)。MODELMF47读取表针读数,然后将表针读数乘以所选3量程倍数,如选用“R×1k”挡测量,指针指示17,则被测电阻值为17×1k=17k2。GB7676-9R条科华a☑G图1-5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续)1.1.5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实操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方法如图1-6所示: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读3出待测电流值的大小。为万用表测出的电流值,万用表的量程为5mA,指针走了3个格,因此本次测得的电流值为3mA。金科华a☆器把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流断开被测电路,将指挡,估计待测电流值,选针万用表串联接于被择合适量程。如果不确定测电路中,不要将极待测电流值的范围需选择性接反,保证电流从最大量程,待粗测量待测红表笔流入,黑表笔电流的范围后改用合适的量程。流出。图1-6万用表测出的电流值6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全国解1.1.6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实操测量电路的直流电压时,选择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并选择合适的量程。当被测电压数值范围不清楚时,可先选用较高的量程挡,不合适时再逐步选用低量程挡,使指针停在满刻度的2/3处附近为宜。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方法如图1-7所示。MODELMF473读数,根据选择的量程及指针指向的刻度读数。由图可知,该次所选用的先把功能旋钮量程为0~50V,共50个刻度,因此这调到直流电压南科华次的读数为19V。挡50量程。☑100将指针万用表并接0到待测电路上,黑表笔与被测电压的负极相接,红表笔2与被测电压的正极相接。图1-7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1.2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精彩视频即扫即看···试读结束···...

    2022-10-19

  • 《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陈春侠|(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作者】陈春侠【丛书名】“十三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页数】157【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ISBN号】978-7-5180-5141-0【价格】49.00【分类】纺织品-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教材;纺织品-质量检验-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陈春侠.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提要:根据广大一线检测技术人员对国外纺织检测标准进行的收集、汇总、整理,按照项目分别解读。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纺织服装及羽绒产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比较、主要标准差异及关注点,以AATCC、ASTM、BS、DIN、EN、ISO、JIS和NF为主。内容新颖全面,解释简明扼要,适合进出口企业有关人士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同志阅读,也可作为纺织专业学生参考。《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试读001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项目一标准的分类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一、根据适用范围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一)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称为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三)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四)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在企业内制定的、适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由企业自行组织制定的,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不含内控标准)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这四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二、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一)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与进口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涉及其经营、生产、服务、管理有关的强制性标准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直至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002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关于“技术法规”定义,即“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为使我国强制性标准与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衔接,其范围要严格限制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五个方面。(二)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标准,基本上与WTO/TBT对标准的定义接轨,即“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准或标签求”。推荐性标准是自愿性文件。推荐性标准由于是协调一致文件,不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干预,能更科学地规定特性或指导生产,《标准化法》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标准欺诈消费者,要求采用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标准水平。(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符合下列情况可判定为指导性技术文件。(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构成。GBZ00X发布年号顺序号代号三、根据标准的性质分(一)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二)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利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它是合理组织国民经济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生产关系、正确实现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依据。(三)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是针对具体岗位而规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3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国务院发布的(86)71号《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要求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完善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四、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一)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通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志、方法等标准:计量单位制、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齿轮模数标准:优先系数、基本参数系列、系列型谱等标准;图形符号和工程制图:产品环境条件及可靠性要求等。(二)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等。(三)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四)安全标准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五)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六)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振动、电磁波等环境质量、污染管理、监测方法及其他事项而制定的标准。项目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概述纺织标准是以纺织科学技术和纺织生产实践为基础制定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纺织生产和纺织品流通领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一、标准组成(一)标准编号标准编号有国际、国外标准编号和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两种。1.国际、国外标准代号及编号国际及国外标准号形式各异,但基本结构为:标准代号+专业类号+顺序号+年代号。其中,标准代号大多采用缩写字母,如IEC代表国际电工委员会(teratioalElectrotechicalCommiio)、API代表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PetroleumItitute)、ASTM代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mericaSocietyforTetigadMaterial)等;专业类号因其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不同而各异,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混合式三种形式:标准号中的顺序号及年号的形式与004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我国基本相同。国际标准S0代号及混合格式为S0+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08402:1987和IS09000-1:1994分别是IS0标准的编号。2.中国国家标准代号及编号中国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在年代号构成。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行业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行业标准,如××/T。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经正式发布的行业代号有FZ(纩织)、QJ(航天)、SJ(电子)、JB(金融系统)等。地方标准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面两位数字(北京市11、天津市12、上海市13等),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DB××/T),不加“/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Q/×××),企业代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者两者兼用所组成。例: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为:GBXXX×X一XX00K标批准年号标准蘭序号强制性同家标准代号纺织行业标准编号为:化x×xX一XXXX标准批准年马标神顺序号强制性纺(行业标准代号FZT×XX一××××标准雅准年号标准顺序号推荐性纺织行业标漫代号(二)标准的一般部分标准的一般部分主要对标准的内容作一般性介绍,由标准名称、范围、引用标准三部分组成。标准名称主要说明标准化对象名称及技术特征:标准的范围用于说明该标准的对象与主题、内容范围和使用领域:引用标准主要列出正文中所引用的其他标准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凡列入的文件中被引用的章条,因引用而构成了该标准的一部分,故在实施中具有同等约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5束力,必须同时执行。(三)标准的技术部分标准的技术部分是标准的主体,是标准要规定的实质性内容。主要包括: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抽样、试验方法、分类与命名、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标准附录等。1.定义当技术标准中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无统一规定时,应在该标准中作出定义和说明。2.符号和缩略语技术标准中使用的某些符号和缩略语,可列出一览表,并对所列符号、缩略语的功能、意义、具体使用场合给出必要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3.要求纺织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可以测定和鉴定的,主要包括:质量等级,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性,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使用特性,关于防护、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工艺要求,质量保证,以及其他要求等。4.抽样规定进行抽样的条件、抽样方法、样品的保存方法等。5.试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原理,试样的采取或制备,试剂或试样,试验用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评定,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内容等。6.分类与命名分类与命名部分是为符合所规定特性要求的产品、加工或服务而制定的一个分类、命名或编号的规则。7.标志分为产品标志和产品外包装标志。产品标志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式和代号、产品等级、产品标准号、出厂日期、批号、检验员印章等,以及标志的位置和制作方法。产品外包装标志包括: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净重、等级、毛重,以及储运指示标志和危险品标志。8.包装包装部分的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包装的技术要求,或者包装的检验方法,随同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如装箱清单、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9.运输运输方面的技术规定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条件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温湿度要求、运输工具要求、小心轻放等。10.储存储存部分内容主要对产品储存地点、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以及长期储存中应检验的项目等技术要求作出规定。11.标准的附录标准中的附录有两种性质:标准的附录和提示的附录。标准的附录是标准正文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只是为了保证标准结构的均匀,将某些内容放在附录中,成为标准的附录。提示的附录则属于标准的补充部分。(四)标准的补充部分标准的补充部分由四部分组成:提示的附录、脚注、正文中的注释、表注和图注。1.提示的附录提示的附录是指用来给出附加信息,帮助理解标准内容,以便正确掌握和使用标准的可供参考的附录。它不是标准正文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标准正文的效力。2.脚注脚注可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3.正文中的注释正文中的注释是用来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4.表注和图注表注和图注属于标准正文的内容,它与脚注和正文中的注释不同,是可以包含要求的。006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一)国内外纺织品标准的分类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纤雏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加工工艺等分类按这种分类法分类较细,产品标准数量较多。这种分类法的代表有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在其本国纺织标准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纺织产品标准所占比例。例如,中国的棉纺织产品标准包括棉本色布、棉印染布、色织棉布、大提花棉本色布、棉印染起毛绒布、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棉本色灯芯绒、棉印染灯芯绒、涤黏中长混纺本色布、黏纤印染布等。此外,棉、毛、丝、麻、化学纤维各自为一套。2.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分类将大的结构如机织物、针织物分开,这一种分类方法已被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认可,像美国ASTM纺织产品标准(该标准已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为国外先进标准)的分类,例如,男式成人及儿童衬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男、女式成人及儿童游泳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女式成人及儿童用晨衣、睡衣、长睡衣、便服、长衬裙和内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可能会造成分类区域重叠的问题,但以最终用途来划分,十分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英、德、法、日等国所制定的标准与S0类似,多是基础和方法标准,从而使商业标准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纺织产品标准化工作是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是一种指导厂家进行生产的生产型标准。标准的制定是为生产企业产品验收和分类分级服务的,标准是按使用的原料、应用的工艺条件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制定的。由于现今纺织品越来越强调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混纺交织,各种新型纤维层出不穷,致使我国以原料来进行分类的纺织标准越来越显出局限性。欧美标准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而不考虑产品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差别。从而使考核的指标更接近实际应用,质量指标也更为严格。摆脱了原料和工艺的束缚,使千变万化的纺织品无须再制定相对应的甚至是泛滥的产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0T℃38也将“制定纺织产品的性能规格时不考虑织造方法”写入其发展战略中。其思路也是制定不受制造工艺限制的产品性能标准。(二)我国的纺织品标准1.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取得不小的成绩。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标准有1300多项,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四类,涉及纤维、纱线、长丝、织物、纺织制品和服装等内容,从数量和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需要,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约为40%,而纺织品标准的采标率达80%以上,IS0标准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我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或已列入采用计划,这在国内居于前列。基础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也较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德国标准和日本标准等,特别是基础的、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都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的纺织品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国际···试读结束···...

    2022-09-07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者】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266【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680-4078-5【价格】48.00【分类】汽车-故障诊断-高等学校-教材-汽车-故障检测-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提要:全书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2篇,共7章,其中基础篇包含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检测站3章,技术篇分为发动机、底盘、整车和电控系统检测与诊断4章,编写内容与汽车构造内容相对应,内容结构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试读语是迪好已厮欲主产宣1丰【】第1篇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本章摘要】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理论与技术的必要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相关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故障及其形成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检测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现代诊断方法基础知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导致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下降,环境危害增加,故障率上升,严重时汽车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对汽车的运行安全、运行消耗、运输效率和成本以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汽车的技术状况,可以及时掌握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变化规律,准确诊断汽车的故障部位及产生原因,从而为有效监管和恢复汽车的使用性能及后续科学合理地排除故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及措施支撑,为此,建立和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1.1汽车检测与诊断概述1.1.1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概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汽车工作能力是指汽车执行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汽车工作能力是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环保等性能的总称。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汽车检测是在整体不解体的条件下,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运用检测工具、仪器设备和软件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检测针对的是汽车的使用性能,犹如人体的常规体检。汽车诊断是指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如火花塞、喷油器)的条件下,通过检测数据信息对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操作过程。汽车诊断针对的是汽车故障,犹如人有病就医。广义的汽车诊断还应该包括汽车检测内容,因为诊断之前必须要对汽车进行检测,犹如就医前要进行体检和化验,但与汽车检测的目的有本质区别,其所研究的对象是针对故障而进行的检测项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技术状态,识第】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3·别、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的综合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统称,也简称为汽车诊断技术。它主要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或其故障。与传统汽车检测诊断相比较,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侧重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利用的设备以及采取的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贯穿于汽车运用、汽车维护、汽车修理以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给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凸显日益重要的作用。1.1.2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内涵1.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汽车的控制技术越来越丰富和复杂,汽车检测与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改革汽车维修制度、实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传统的维修方式是采用事后修理和定期强制维护,事后修理方式使造成重大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定期强制维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扩大维护的作业范围,损坏原有的配合技术参数,使汽车技术状况更加恶劣,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指出:“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鉴定结果视情按不同的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劣,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的浪费。”同时指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单位应积极推广检测诊断技术”。因此,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使“视情修理”的原则得到广泛采用和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零件的使用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拆卸,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2)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在汽车技术保障中检测诊断故障的时间约为70%,而排除和维修时间约占30%,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且平均每年环比增量迅猛,因此汽车检测与维护任务艰巨。另外,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仅凭经验已不能满足对现代汽车进行迅速、准确的技术状况检测诊断和维修质量评价监督的要求,必须凭借高效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强制性制度。因此,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汽车具有完好的技术状况,汽车检测与诊断不仅是车管部门或行业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监督的手段,而且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汽车检测与诊断有利于加强汽车安全环保检测,是保证行车安全和减少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用车必须定期到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进行安全环保检测,通过检测可以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汽车技术状况,完善安全结构,预防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全面检查,确定汽车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确定该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4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对汽车维修作业后竣工检测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安全环保性能检测诊断、综合性能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二是对显现出故障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确切部位和发生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对汽车运行中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汽车维修前及维修过程中的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3.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类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检测与诊断的具体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1)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对汽车故障诊断进行的检测,目的是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汽车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诊断出故障后,通过调整或修理的方法进行排除,以确保汽车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2)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维修前的检测,目的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以此确定维护附加项目,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汽车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以实现视情修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检测,目的是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确保维修质量及提高维修效率;汽车维修后的检测,目的是检验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以确认维修质量。(3)安全环保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情况下运行。(4)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能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车辆确定其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对车辆实行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又是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护制度的前提和保障。1.1.3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方法汽车检测与诊断过程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从完成这些活动的方式以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人工经验诊断法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根据汽车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外部异常状况,借助简单工具,通过嘴问、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和隔离、试探、比较等经验诊断方式和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定性分析或对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这种诊断方法具有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可随时随地进行和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存在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等缺点,仅适用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对于潜隐故障就很难有确切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因素的复杂性和诊断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专用仪器设备和软件检测整车、总成和机构的参数、曲线或波形,为定量分析和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提供依据。采用微机控制的仪器设备能自动分析和判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不仅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5析、可实现快速诊断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发现某些隐患,并能预报出某些总成、部件的使用寿命,但也存在投资大和要求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等缺点。3.自我诊断法自我诊断法是利用汽车电控单元的自诊断功能,通过故障代码的输出表征故障的部位的一种诊断方法。自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监测电路检测传感器、执行器及微处理器的各种参数,并将其与存储器中设定的标准数据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当判断系统存在故障时,电控单元将故障信息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入内部随机存储器,同时点亮故障检查灯。上述三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检测诊断的基础,它在汽车检测诊断的任何时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即使是自我诊断系统,它也是把人脑的分析、判断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的分析判断。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随着现代仪器设备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和完善,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的必然趋势,它在现代汽车检测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对于大量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现代汽车检测诊断,自我诊断法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快捷准确,它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实际检测诊断工作中,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就目前我国汽车使用面广、量大、车型杂等特点来说,采用混合诊断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1.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发展与管理1.2.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多功能化、高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结构和控制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汽车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越来越困难,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对检测诊断提出了高效、准确、经济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1.国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研制了一些主要以汽车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诊断技术和单项检测仪器设备,如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和应用很快,并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如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并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技术连成多项检测的检测线,出现汽车检测站,成为既能进行维修诊断,又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的综合检测技术。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单个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实现了微机控制,而且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汽车检测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化及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直接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20世纪80年代后,随车诊断已成为工作诊断的主流,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经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不仅社会上的汽车检测站众多,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给交通安全、环境保·6·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增加诊断项目,扩大诊断范围,提高对复杂故障的诊断能力,开发汽车诊断专家系统,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进入21世纪,随着“车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蓝牙等无线技术的应用,汽车远程故障诊断得以实现,该系统采用汽车OBD通信协议获取车辆故障等准确数据,应用GPRS传输到后台,显示在客服中心,让每一辆车都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该诊断系统还可为汽车制造商恢复数据,这对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车辆售后保养,维修更换记录,保险到期等业务提供了保证平台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总体上讲,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管理上实现了“制度化、网络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方式上向“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方向发展。2.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概况我国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的研发。20世纪7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进入大力发展时期,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及设备列为原国家科委开发应用项目,但也仅仅能生产诸如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少量简单设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及配套设施的增强,重点推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并视为推进汽车维修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一时期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制度和法规取得了很大发展和成绩,但诸如随车诊断仍几乎为空白。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作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实用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在检测站建设方面,除交通、公安部门外,涉及汽车的行业系统和部分院校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汽车检测站。进入21世纪以后,交通、公安部门的检测站已建到县市,甚至乡镇,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业使用的检测诊断仪器设备也日益增多,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生产企业也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高度。纵观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设备由仿制转变到自主开发利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汽车检测法规和标准,充实了检测项目和内容,促进了检测周期合理化,实现了检测诊断仪器设备智能化和汽车检测管理的网络化。至今,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内外市场,也形成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局面。1.2.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管理交通部在2016年第1号令《道路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005年第7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1991年第29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等中对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检测制度、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等均有明确规定。1.3汽车技术状况及故障1.3.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参数:另一类是技术状况参数。结构···试读结束···...

    2022-08-26

  •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王月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作者】王月雷主编【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汽车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178【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08【ISBN号】978-7-5680-6574-0【分类】汽车-故障检测-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汽车-故障诊断-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王月雷主编.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08.图书封面: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内容提要:本教材共分四个模块,模块一是汽车故障诊断概述。主要介绍了汽车常见的故障类型,产生故障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排除的方法,排除故障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和设备。模块二是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目前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发动机启动无征兆,起动机运转但发动机不运转,发动机怠速不良3个方面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模块三是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汽车传动系统、制动系、转向系、行驶系4个方面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模块四是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介绍了电源电路、汽车灯光电路、雨刮电路、车窗电路、门锁电路、车载网络6个方面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内容试读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任务1.1常见的汽车故障类型学习目标○掌握常见的汽车故障类型。能力要求©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将汽车故障进行分类。学出版社相关知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零部件自然损耗、操作不当等,汽车会出现不同的故障。汽车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故障出现的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①机械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零件磨损、老化、疲劳等,出现的不能完成或部分完成原有功能的一种故障。机械故障的类型主要有异响、渗漏、噪声等。②电气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路断路、线路短路、电气元件损坏等,出现的不能完成或部分完成原有功能的一种故障。电气故障的类型主要有线路断路、线路短路、电气元件损坏等。(2)按照故障出现的频率可以分为两大类:偶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1·E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①偶发性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产生的一类故障。②渐进性故障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的自然损坏而逐渐产生的一类故障。(3)按照故障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四大类: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致命故障。①轻微故障是不影响汽车正常使用的故障。例如,轻微的刷蹭、掉漆、室内灯不亮等。②一般故障是汽车的某些功能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的故障。例如,远光灯不亮、喇叭不响、车窗工作不正常等。③严重故障是导致汽车性能严重下降的故障。例如,发动机动力下降、汽车跑偏、变速器异响等。④致命故障是严重影响汽车行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故障。例如,制动失效、转向失灵、发动机拉缸等。任务1.2产生故障的原因学习目标盛类型分析产生故障的,⊙掌握产生故障的原因。能力要求科技打不着火!相关知识每辆汽车都有不同的驾驶员,不同的使用环境。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故障,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不同的汽车故障类型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1.自然损坏汽车是由一万多个零件装配而成的机器,有的零件由钢、铁、铝、铜制成,有的零件由塑料制成,有的零件由橡胶制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的自然磨损、腐蚀、老化等,出现零部件配合间隙变化、管路密封不严、塑料件开裂等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故障。故障举例如下:(1)转向球头因长时间磨损出现间隙,造成转向跑偏、异响等故障。(2)向发动机中加入的不合格的冷却液,腐蚀水套、水泵等,造成水泵损坏、水套漏水等·2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故障。(3)进气软管老化开裂,造成漏气故障;灯光线束老化,造成漏电、断路等故障。2.保养不当汽车的生命周期与人的生命周期类似,“三分维修,七分保养”,可见保养对汽车的正常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中每个系统有不同的保养周期,同一个系统也可能出自不同的汽车厂商,详细的保养周期以随车配送的《汽车使用手册》为准。汽车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换季保养(在《汽车保养与维护》中有详细的讲解)大部分车主喜欢将汽车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小保养、大保养。人们习惯上将检查胎压、整车清洁状况、各个工作液的液面高度等称为日常保养,实施人为驾驶员本人;将更换机油、“四滤”、检查底盘等称为小保养,实施人为汽车维修工;将更换制动片、更换各种工作液、更换火花塞、清洗油路、更换正时皮带、检查或调整底盘等称为大保养,实施人为汽车维修工。汽车由于保养不当会产生故障,常见故障如下:(1)冷却液发生泄漏,但并没有及时查看液面高度,造成在高速行车过程中因发动机温度过高而拉缸的严重故障。(2)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汽油滤芯,油路发生部分堵塞,造成车辆启动困难、行驶无力的故障。(3)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制动片,制动片厚度减小,制动性能下降,造成车辆在下长坡的过程中因制动能力不足而冲向山坡的严重故障3.不良驾驶驾驶员的不当操作或不良驾驶习惯也会使汽车产生故障。每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都在刷新着世界纪录,新增驾驶员的数量他在年年攀升,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驾驶员缺乏汽车基本知识、暴力驾驶、开车时粗心大意,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故障常常出现。举例如下:(1)经常方向盘打死。学车入库时,很多人经常打死方向。其实,由于常常使用,助力需鲁掉的用车环习烟泵也是车辆上易受损的部件,经常打死方向,会让助力泵长期处于绷紧的状态。因此,尽量不要将方向盘打到底,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方向打死的持续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10。(2)高速冲过减速带。有些驾驶员喜欢以较快的车速通过诚速带,这样不仅会影响乘坐舒适度,产生的振动还会对汽车的悬架造成损伤。高速过减速带或者坑洼地面时,会严重损害悬架系统和轮胎,甚至还会造成底盘托底。(3)空挡滑行。在空挡滑行过程中,手动挡车的传动系统、变速箱是不会受到太多影响的,特别是当车速不超过50k/h时,低速空挡滑行有助于省油。然而,在空挡滑行过程中,自动挡车变速箱中的油无法通过油泵循环冷却,一旦空挡滑行时间变长,就可能会导致油温升·3·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高,从而会烧坏离合器片、制动片等。如果车辆在空挡滑行时突然熄火,发动机则不能连带运转,这时车辆的刹车助力、转向助力等系统都会失去动力,要是前方突然出现一些情况,那就难以及时将车刹住了。所以说,手动挡车可以根据路况进行空挡滑行,而自动挡车最好不要尝试空挡滑行,否则不仅会损坏车辆,还会影响行车安全。4.雏修不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由于汽车维修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汽车在维修过程中不能达到维修标准,甚至会受到二次伤害。举例如下:(1)一辆长安逸动轿车,在维修厂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两天后在停车位置滴落一大片机油,经检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更换了错误型号的机油滤芯,幸好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2)一辆某品牌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在行驶两万千米后去4S店做了四轮定位,行驶约1000千米后发现前轮轮胎外侧磨损严重,经鉴定,车辆在做前轮定位时前轮外倾角调整过大,导致轮胎外侧磨损严重。经商议,4S店赔付车主两个新轮胎。5.制造缺陷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会使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绝大多数汽车被召回都是由于此类原因。(1)某品牌SUV手动变速器1挡、2挡、R挡换挡困摊,在4S店这一故障多次维修未果在某论坛发现此车型均存在手动变速器1挡、2挡、R挡换挡困难现象。4S店维修人员也表示是“设计问题”,可以通过减小车速的方法解决。,%(2)2018年3·15晚会曝光了某品牌豪华SUV,安装在其发动机进气管底部的排水阀可能被尘土、树叶或其他异物堵塞,水可能从大灯间隙流入进气管并且无法通过排水阀有效排出,空召回气滤清器壳底部积水,导致空气滤清器浸水。如果发动机进气管中的积水过量且无法有效排出,在发动机启动或加速时,水可能会被吸入发动机中导致发动机损坏、熄火,存在安全隐患。(3)2018年8月6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冠道系列汽车,共计253241辆。①由于零件设计问题,召回156315辆。零件设计问题可能使制动总泵内的副密封圈产生膨胀变形,在缓慢踩踏制动踏板时,制动液可能会在制动总泵内缸体间泄漏,导致慢踩制动踏板时偏软,极端条件下可能导致制动距离变长,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厂家召回了在2016年3月18日至2018年6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17款、2018款冠道240TURB0及370TURBO汽车。②由于机油增多问题,召回96926辆。由于设计问题,部分车辆长期在低温环境下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液面会升高,机油液面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的现象,继续在上述条件下运行车辆,可能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极端条件下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厂家召回在2016年5月16日至2018年7月24日期间生产的2017款、2018款冠道240TURB0汽车。·4·模块1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概述任务1.3故障排除的方法学习目标⊙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能力要求⊙能够根据不同的故障采用不同的排除方法。相关知识目前汽车电气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已经不能满足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需求了,必须结合专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有两种: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诊断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1.经验诊断法经验诊断法是指维修从业人员利用经验诊断故障的一种方法。经验诊断法通常是指在不解体或者部分解体汽车零部件,使用简单工具的条件下,以主观判断为主、测量为辅来诊断汽车故障的一种方法。经验诊断法的优点是诊断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对于疑难故障必须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诊断,对于刚就业的维修工来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常用的经验诊断法有:“望”“闻”“问”“切”。(1)望,是通过眼睛看疑似故障部位的颜色、老化程度、磨损量、位置偏差等找到故障部位的方法,是目前维修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诊断方法,可谓是“眼见为实”。①在检查机油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机油的颜色,判断机油的质量,颜色越黑,质量越差。②观察排气管排烟的颜色,无色为正常,蓝色为烧机油,白色为烧水,黑色为燃烧不完全。(2)闻,是通过耳朵听异常的声音、鼻子闻异常的气味来判断故障的方法。通过听声音的位置、频率、音调判断异响的部位,通过气味分析发动机的燃烧情况等,闻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以下是通过声音分析故障的方法。①轴承干摩擦发出“哗哗”声,气门间隙过大发出类似小锤轻击水泥地板的“嗒嗒”声等。②某轿车在天冷下雨时刹车会发出异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正常情况下,只要·5·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E刹车就会产生摩擦,发出响声。如果刹车时响声是没有规律的,则要检查刹车装置的磨合面是否正常。如果下雨时刹车有异响发出,而平时刹车没有异响发出,则刹车装置应该没有问题,这是因为在雨天行车,刹车装置容易附着雨水溅起的泥沙。③在通过减速带时,前轮会发出“咣咣”的声响,并且转向时伴有“咯噔,咯噔”的声音,就好像哎哟、你听…发动机舱有异响车轮随时会掉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是转向拉杆球头过于松旷导致的。更换转向拉杆球头即可,更换完成之后,记得要做四轮定位。④转动方向盘时有“吱吱”的干磨声发出,听到这种声音,可能是汽车助力转向泵缺少助力转向油,或者转向机齿轮缺少润滑脂。以下是通过气味分析故障的方法。①驾驶室内有塑料的蝴味造成原因:电线过热或有电器发生短路。如果闻到的是塑料的煳味,那大多是因为电器的线路过热。电线烧毁一般伴有局部发热或局部冒烟,只要细心检查,应该不难确定故障部位。②开空调时车内有异味造成原因:空调滤芯或送风道不清洁。空调的送风道、汽车的后备箱、脚垫等部位都属于重要污染源,如果你闻到车内有异味,最好马上彻底清扫干净。③橡胶烧焦的煳味造成原因:轮胎、皮带等橡胶产生故障。检查发动机舱内的各条皮带是否松弛打滑:车辆高速运转时皮带“丢转”很有可能导致散热不利等问题,碰到这些问题应该马上进行检查。检查制动蹄片和轮胎是否过热:碰到连续的山路时,有车主喜欢在弯道和上下坡处大力刹车,这样很容易给制动系统和轮胎造成过大负担,当制动系统和轮胎发出橡胶味时,最好马上靠边停车,等刹车片的温度自然降低后再开车,千万别用冷水浇!另外一些橡胶软管温度过高也会发出橡胶味。义④未燃烧的汽油味/生油味造成原因:油箱受损或供油系统出现渗漏。如果你开车时总能闻到未燃烧的汽油味,必须停下来确认漏油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输油管路有可能老化龟裂,这时只要稍遇颠簸或管路内压力发生变化,燃油就有可能从这些部位渗漏出来。所以,当你驾驶汽车闻到异常的汽油味时,应马上熄灭车内的香烟等明火,同时远离主路避免与它车发生事故。⑤蓄电池有难闻的臭味造成原因:电解液泄漏或亏损。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湿式电瓶上,这是因为,湿式电瓶需要由电解液来完成电能的储存和转化,当电解液泄漏时就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如果电解液消耗过多以至亏损,在汽车运行时发电机就会向蓄电池强行充电,蓄电池因充电过热冒白烟,导致气味更加难闻。干式电瓶不存在漏液问题,但有失效周期,一般我们可通过蓄电池顶部的观察口自行检查。⑥机油与汽油混合燃烧后的气味造成原因:机油窜进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因为机油与汽油的燃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气缸内机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会有少量的机油从排气管排出。正常情况下机油只应在机油道里对缸筒的内壁和活塞润滑,不过一旦缸筒的内壁磨损严重或活塞磨损严重,原本在机油道里的机油就有可能窜进发动机燃烧室。另外,气门磨损严重的发动机也有可能燃烧机油。⑦浓重的焦煳味造成原因:离合片烧损或没松手刹。如果闻到非金属材料烧煳的特殊气·6···试读结束···...

    2022-08-26 epub出版物 epub 图书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作者】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页数】285【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682-6574-4【价格】30.00【分类】汽车-故障诊断-故障检测【参考文献】丁在明主编;肖尧,王树梁,许子阳,戴仲谋副主编;王福忠主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检测》内容提要:本书采取项目式教学,共包含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电控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四个学习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全书体系严密完整,资料翔实,涵盖面较广,语言平实流畅,侧重实践应用特别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于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内容试读学习单元一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学习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的原则、方法与流程项目描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汽车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无论是电控汽油发动机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底盘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还是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诊断与检测,其基本方法和原则及汽车检测线的基本要求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本项目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提高其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任务一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情境导入客户王先生驾车到上汽大众4S店,反映自己的大众1.6朗逸轿车在行驶中出现功率不足、排放指示灯亮起现象并要求进行维修。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描述该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应能:1.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原则: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方法。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O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知识准备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原则1)先思后行当发动机出现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先进行故障分析,在清楚可能的故障原因后再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故障诊断操作,以防止故障诊断操作的盲目性,尤其是对故障原因比较复杂的故障现象,“先思后行”既可避免对无关部位做无效的检查,又不会漏检有关的故障部位,以达到准确、迅速排除故障的目的。2)先外后内在选择故障诊断程序和操作次序时,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以外的故障进行检查,然后再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诊断操作,以避免费时费力去检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而不能及时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3)故障码优先当故障自诊断系统监测到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时,均会以故障码的方式储存故障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故障都会通过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报警,因此无论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是否亮起报警,在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检查以前,均应先进行读取故障码操作,以便充分利用故障自诊断系统迅速而准确地排除故障。4)先简后繁能以简单方法检查的可能故障部位优先检查。直观检查最为简单,一些通过看、摸、听闻等方法可以确认的故障部位优先检查;需要用仪器、仪表或其他专用工具进行检测的部位,也应将较易检查的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使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变得较为简单。5)先熟后生电控发动机的一些故障现象可能有多个故障原因,不同故障原因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对常见的故障部位先进行检查,往往可迅速确定故障部位,省时省力。6)先备后用电子控制系统元件性能是否良好、电路是否正常,通常以电压或电阻等参数值来判断。没有这些诊断参数,不了解检测的位置,往往会使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变得很困难或根本无法进行。所谓先备后用就是在检修前,应准备好有关的诊断参数、检修资料或备件,以保证故障诊断的顺利进行。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汽车的故障诊断就是根据汽车的故障现象,利用各种检查和检测手段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准确判断出故障部位。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通过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常用的故障诊断基本方法如下资源1-1故障诊1)直观诊断法断的方法汽车故障的直观诊断也称人工诊断或经验诊断,其是通过道路试验和2直观检查的方法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这种诊断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用设备,成本较低;但诊断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不准确,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同时诊断对象仅适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通常情况下,直观诊断法可以概括为问、看、听、嗅、摸、试六个字。(1)问:就是调查。接到故障车后,首先要向驾驶人详细询问车辆的行驶里程、行驶状况行驶条件、维修情况、故障先兆迹象、故障属突变还是渐变等。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不问明情况去盲目诊断,也会影响到诊断速度和质量。(2)看:就是通过眼睛对整车或相关部位进行观察,发现汽车比较明显的异常现象。如看排气的颜色、看漏油严重程度、看机油变色情况、看损坏部位等,都能判断出某些故障。(3)听:就是听声响,从而确定哪些是异常响声。汽车整车及各总成、各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仔细辨别能大致判断出声音是否正常,从而判断异响的部位和故障所在。(4)嗅:就是凭借汽车故障部位散发的特殊气味来诊断故障,有些故障出现后,会产生比较特殊的气味,据此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所在。如电路短路的焦味、制动片的焦味、燃烧不完全的油烟味等。(⑤)摸:就是用手触试。手摸可以直接感觉到故障部位的发热情况、振动情况、漏气及机件灵活程度等,从而判断出部件是否打滑、咬死和烧坏等。(6)试:就是试验验证。如诊断人员可亲自试车去体验故障的部件,用单缸断火法断定发动机异响的部位,用更换零件法来证实故障的部位。以上六个方面,并非每一种故障诊断均需执行,不同的故障可视其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直观诊断方法,要求进行故障诊断操作的人员必须首先掌握被诊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可能产生故障的现象、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掌握关键部件的检查方法及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直观诊断方法由于受诊断者的经验和对诊断车辆的熟悉程度限制,诊断结果差别较大。经验丰富的诊断专业人员,可以利用直观诊断法诊断出汽车及各总成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故障。在诊断无故障码故障或用检测设备难以诊断的疑难故障方面,直观诊断法具有其他各种诊断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学2)仪器设备诊断法指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利用汽车品牌专用诊断仪或常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数据流及执行器测试、示波器等功能对车载电器件进行实时诊断,对检测的参数、曲线、波形进行分析研究,作为判断故障依据的方法;或者使用常用仪表(有车装仪表、万用表、电压表、汽真空表、燃油压力表、气缸压力表等)的检测参数作为判断机械故障依据的方法。3)征兆模拟法故障诊对于偶发性故障,故障征兆模拟试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措施。在故障诊断中常常会遇到偶发性故障,这种故障在平时没有明显的征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偶然出现。因此要测基对这种类型的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就必须首先模拟出与车辆出现故障时相似的条件和环境,设法使故障特征再现。贺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Q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技术人员应根据顾客反映的故障症状,通过使用一种方法或综合几种方法来进行再现。具体有:施加振动、加热或致冷、淋水、施加电负荷。(1)施加振动。模拟车辆振动,造成发动机倾斜或电气配线被拉的情况,振动传感器和电气配线,以再现故障,包括接触不良。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部件和传感器:用手指轻轻拍打可疑的部件或传感器,如图1-1所示。轻轻拍打轻轻晃动图1-1振动模拟法检查部件和传感器注意:太用力振动传感器,会使其断路,以致在其完全无故障时显示传感器有故障。②电气配线和接头:轻轻地上下或左右摆动电气配线以检查故障。通常连接器接点及线束穿过车身处是要检查的主要部位,如图1-2所示。轻轻晃动肮脏松动端子张开张紧图1-2摆动模拟法检查电气配线和接头特别提示当振动似乎是主要原因时,上下、左右轻轻晃动连接器并拿住轻拉。重点检查连接器是否松动、电线线束松弛度是否足够。要特别注意:连接器端子是否脏污、端子接触是否松动;如果接头中的端子脱开而没有被及时发现,粗心地推入电气配线接上端子,则会使故障不能被再现出来。4(2)加热或致冷。造成部件由于温度变化而扩张或收缩的状况,加热或致冷部件,以便再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状况。检查方法:用吹风机、小型空调机、冰箱等对部件加热或致冷,以检查是否发生故障如图1-3所示。特别提示加热到技术人员仍可以用手触摸的温度(约60℃或更低);不要打开ECU等盖子直接对电子部件加热或致冷。(3)淋水。进水或在接头处水汽冷疑等情况,把水洒到车辆上以再现故障,包括接触不良或短路。检查方法:把水洒到车辆上,以检查是否发生故障,如图1-4所示。特别提示不要直接把水洒到发动机舱上,应把水喷到散热器的前部,以间接地把水气加到车辆上。不要直接把水洒到电子部件上。特别提示如果雨水漏进发动机舱,雨水可能会通过电气配线进入ECU或接头。因此,应检查这种情况,尤其是如果车辆有漏水的历史,那就更要加以检查。(4)施加电负荷。蓄电池电压降低或发生波动的状况,加上一个大的电气负荷以再现故障,包括压降或波动。检查方法:打开所有电气装置,包括加热器鼓风机、大灯、后窗去雾器以检查故障,如图1-5所示。接通学习单元故障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知识图1-3加热法图1-4淋水法图1-5施加电负荷法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QICHEGUZHANGZHENDUANYUJIANCE4)试验法试验法是指进行车辆的道路试验和其他一些相关的试验方法。有些故障只有在汽车运行或特定条件下才能显现,维修前进行试验可验证故障现象,找出故障规律;维修后进行试验可验证故障是否予以排除,并检验维修质量和技术水平。5)换件诊断法换件诊断法是采用对机械零部件或电器元件进行互换或用已知性能完好的器件进行替换对比的试验方法。当怀疑某个器件发生故障时,可用一个好的器件去替换该器件,然后进行试验,这些器件可以来自车辆本身,也可以来自同型号的其他车辆,也可以来自器件库。替换后若故障消失,证明判断正确,故障部位确实在该处;若故障特征没有变化,证明故障不在此处;若故障有好转但未完全排除,可能除了此处故障外,还存在其他故障点,需进一步查找。换件诊断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但此方法要求准备较多的备件,而且还必须和原车零部件型号一致,这样做会使库存增加,加大维修成本。6)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是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它是汽车故障诊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发动机起动困难诊断树流程如图1-6所示。起动情况检查基于问题症状缩小故障范围蓄电池性能检测冷车工况热车后不受冷热情起动困难起动困难况影响,总是起动困难发动机旋转阻力检查多数为混合多数为高温工况下混合故障与混合气过稀造成气过浓造成气稀浓无关读取故障码及数据流混合气变混合气变检查发动机有故障码且与故障症状一致无故障码则检查三要素稀的原因浓的原因其他因素按照故障码诊断程序操作由运行机理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图1-6汽车发动机起动困难诊断树流程图7)分段检查诊断法分段检查诊断法是指按照汽车上的线路、管路和系统的工作路线检查故障的方法。8)局部拆检诊断法局部拆检诊断法是在已经判明故障发生在某个总成后,一时还不能准确判断具体故障部位,而按照总成的工作原理进行局部拆装检查的方法。9)图表分析诊断法图表分析诊断法是根据故障特征对相关端子在不同的供电条件下实施检测,通过将测量值与标准值列表进行对比与数据分析找出可疑点的方法,见表1-1。96···试读结束···...

    2022-08-2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df免费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SeoradDetectioTechologydf是作者徐克军主编的一本书,介绍了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全书共324页,54.5万字。用户可以下载这个PDF版本的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简介df本书包括自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检测仪器、共性技术和自动检测新进展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以及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和标定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电阻传感器、变电抗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电动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第三部分介绍温度检测、流量检测、液位检测和成分检测。第四部分介绍了误差校正技术、MEMS技术和微型传感器、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软测量技术。本书是“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期间。可用作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者简介徐克军教授,近十年主持完成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研究3项“863”项目,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项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f零件目录第一章介绍1.1自动检测技术概述1.1.1自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1.1.2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1.1.3自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1.2传感器概述1.2.1传感器定义1.2.2传感器的组成1.2.3传感器的分类1.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3.1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1.3.2准确度1.3.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3.4随机误差1.3.5系统错误1.3.6严重错误1.3.7测量不确定度1.3.8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4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4.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4.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5传感器的标定与标定1.5.1传感器的静态校准1.5.2传感器动态校准思考题和练习1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1应变传感器2.1.1金属电阻应变片它是如何工作的2.1.2电阻应变片的特性2.1.3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2.1.4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应用2.2压阻式传感器2.2.1半导体的压阻效应2.2.2体半导体电阻应变计2.2.3扩散压阻式压力传感器2.2.4压阻式加速度计2.2.5测量电桥和温度补偿思考题和练习2...

    2022-05-15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

  • 《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作者】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页数】395【出版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5674-0823-4【分类】木工机械-质量检验【参考文献】齐英杰,徐杨,张兆好编著.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目录:检测技术》内容提要:《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内容从木工机械行业发展概况,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应用和综合理论四个方面对现代木工机械检测技术和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使读者对木工机械行业发展概况,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应用和综合理论方面有清晰的把握。《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对从事木工机械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及教学、科研等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内容试读第一部分木工械行业发展概况篇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一)1938年8月,日本人在上海的闸北恒丰路桥堍开设扬子江木材株式会社(即杨子木材厂),生产胶合板、子弹箱、马鞍等木制产品。伪满时期,长春的吉川商会(日商)曾在大连海猫屯建设胶合板工厂,时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经营不利。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大陆科学院”以东北产材试造胶合板,在该院内设置7回转锯和4带锯各一台,做小规模制造,成立胶合板工厂。该厂主要为日军服务,曾利用东北的桦木和来自日本的胶黏剂,试制航空用酚醛树脂胶合板。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由长春市政府接管,更名为长春胶合板厂。同年,伪满政府制订“胶合板工业整备计划”,新设工厂6处,加上已设3厂(详见表1),此时,长春、蛟河、汪清三厂竣工不久,而哈尔滨、牡丹江、沈阳三厂尚在建设中,东北光复时均停产。表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胶合板生产厂家一览表序号工厂名厂址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建厂时间创始人(所属国)天津粘镶木片事业天津3000m3伊万诺夫(俄)、1920年布诺利(法)7ǘ旋切机2台哈尔滨合板株式会社哈尔滨7:旋切机1台格瓦拉斯基(波4000m31924年5月兰)压机2台热压机2台冷压机1台3上海夹板厂上海砂光机2台3000m31924年斯奈司来治(德)干燥机1台单板刨切机4台4凤凰木厂上海贝乐(英)5义成夹板上海1928年李松年(华商)6精艺木行上海21万张1932年乞德来尼(俄)】7中国夹板公司天津1937年刘寿臣8扬子江木材株式会社上海1938年8月4f旋切机1台9大陆科学院胶合板工长春7旋转机2台8万张1939年压机1台10层板制造厂成都1942年航空材料研究所11吉川商会大连海猫屯伪满时期日商4旋切机2台12满洲合板工业株式会社大连4旋切机2台40万张伪满时期压机1台13东绵化成工业会社沈阳540万2光复前14松荣木材株式会社长春已进设备光复前15长春光复16蛟河光复17汪清光复18牡丹江光复在建6当代木工机械发展与检验检测技术光复前后,因胶合板生产实数不太准确,按供给此项工业的木材数量推算,哈尔滨生产约60万张,伪大陆科学院生产8万张,大连满洲合板工业会社生产40万张,共约110万张。除以上厂家外,在沈阳还有东绵化成工业会社,该厂在光复前已由试作而改为正式生产飞机用的特殊胶合板,其胶合能力年达到540万f。同时,计划以胶合板代用“木筒”15万个的松荣木材株式会社(长春)光复前已进设备,但未生产。1942年底在成都,由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下设一个航空材料研究所,成立的“层板制造厂”生产航空胶合板,产量很小。但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曾首次试制成世界上罕见的竹木复合胶合板航空教练机。该机主体为杉实木,机翼和机尾为桦木胶合板,表面覆上数层竹木复合胶合板,胶黏剂是利用国产新疆家畜乳汁自制的酪素胶,全机共重908kg。至今在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的样品室里还摆放着此种飞机的螺旋桨。1947年以后开始生产商用胶合板。新中国成立前,在旧中国建设的胶合板厂总计不到20家,其年总产量约有16000m3。当时主要采用原始的湿法生产工艺,制造胶合板的胶种主要有豆胶、血胶和干酪素胶,大部分制品供家具制造业使用。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1947年,中国木材工业行业杰出科学家王恺先生从美国深造回国,回原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并与上海扬子木材厂共同组建“木材工程实验室”,主要人员有王恺先生、孙祥玉先生、王风翔先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历经3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应上海木材加工行业的要求,先后举办了制材、纺织木制品、造船、铅笔等行业的技术讨论会,并在大学设有木材加工专题讲座。同时,对当时由上海木业同业公会编辑出版的《木业界》杂志,予以大力支持,以全面提高各行业的木材加工知识,深得同行的好评。(2)改进传统产品质量,主要是改进了胶合板的质量,使产品首次远销美国。同时设计并生产了空心与实心胶合板门扇,主要供应上海的建筑部门,还首次销往香港。(3)首次试制了50f跨长(15.2m)拱型木架,并设计生产“预制式”木结构房屋,均取得成功和推广。(4)试制纺织用木制品,以替代进口产品。当时上海是我国纺织工业中心,所用纺织木制品如梭子、纺织用滚筒均需进口,而国家外汇有限,实验室与工厂的技术人员,在国内首次采用层积木生产木梭、胶合木生产滚筒,压缩木生产打梭棒,均获得成果,并批量生产。上述产品用的脲醛胶和酚醛胶均由美国进口。4结束语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前,虽然当时的统治者对科学技术及民族工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和一批科学家及工商业者的努力,···试读结束···...

    2022-05-10 epub 专利检索 epub查看器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孙成刚,王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者】孙成刚,王超主编【页数】304【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6【ISBN号】978-7-5640-1548-0【分类】汽车-故障检测-高等学校-教材-汽车-故障诊断-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孙成刚,王超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6.图书目录: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提要:本书以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介绍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发动机基础理论、汽车检测站的相关知识。同时,本书以丰田、大众、奔驰车系为主,介绍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底盘的验耐与诊断、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前照灯的检涓与检测设备、汽车捧放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噪声检测检测设备、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检测检测设备等内容,阐述了上述检测项目所用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设备日常维护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而用补卫珠尘供面器己白阳认合限公面南断市油理单产出滑来脚圆第一节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本章将从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出发,建立行驶方程式,并以图表的形式按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要求确定汽车的动力性。一、动力性评价指标由于汽车行驶条件非常复杂、多变,如果直接用汽车平均技术速度来评价汽车的动力性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目前主要采用与平均技术速度直接有关的以下3个指标来评价。1.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现代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一般在100km/h左右。总质量愈大的汽车,其最高车速将愈低。现代轿车的最高车速一般为140~200km/h。2.加速时间或加速路程加速时间或加速路程是指汽车由某一车速加速至另一车速所需要的时间(或路程)。通常用两种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一种是汽车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另一种是汽车在最高挡由某一低速加速至另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后者主要反映汽车超车能力的强弱。3.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路面上,使用最低挡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现代载货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一般为30%左右,越野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为60%左右。上述3个指标,特别是前两个,对于不同用途的汽车,其影响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主要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其平均技术速度主要取决于最高车速的高低;而对于公共汽车,很明显它的平均技术速度不决定于最高车速,而取决于其加速能力的大小。二、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确定每辆汽车动力性指标的大小必须依据力学原理。先找出沿汽车行驶方向的所有外力,即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的驱动力和与行驶方向相反的行驶阻力,并使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相等,建立汽车行驶方程式。最后解该方程式,即可求得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和爬坡度汽车的行驶方程式可表示为F,=ΣF(1.1)式中F,一驱动力,N:ΣF一行驶阻力之和,N。驱动力是由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轮,然后与路面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等。下面分别讨论上述各力的产生和各种参数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使F,=ΣF方程式具体化,以便求解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加速度和爬坡度。1.汽车的驱动力汽车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此时,作用于驱动车轮上的转矩M,可由式(1.2)求得M=Me·ig·i0·(1.2)式中M。一发动机转矩,N·m。一变速器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7传动系机械效率。驱动车轮在M,的作用下,在其与地面的接触处,车轮对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如图1-1所示)。与此同时,地面给驱动M车轮一反作用力F,F,即为驱动力,其值为MF=(1.3)Fo将式(1.2)代入式(1.3),最后得777TT7T77F=M。·ig·o·(1.4)图1-1汽车的驱动力式(1.4)即为驱动力的基础公式。但要运用此公式,还必须对发动机转矩、传动效率和车轮半径做进一步的讨论。2.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F:和来自周围空气的空气阻力F。只要汽车行驶,该两个阻力即存在,并转化为热能消耗掉。汽车上坡时还必须克服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称为坡度阻力F:;当汽车下坡时,坡度阻力F:将转化为推力,即为负值,它推动汽车向前行驶。汽车加速行驶时还必须克服汽车的惯性力,即加速阻力F。汽车减速行驶时,加速阻力F。为负值,变为推动汽车行驶的力。因此汽车行驶时要克服的总阻力为ΣF=F:+F。+F+F。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F:=0,等速行驶时,F。=0。(1)滚动阻力F:车轮滚动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将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力,并引起轮胎与地面的变形。在它们的变形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分子间摩擦的存在,将造成能量的损失,这种能量损失就是产生滚动阻力的原因。当轮胎在坚硬良好路面上滚动时,可以认为只有轮胎发生变形,也就是只有轮胎内部分子摩擦所引起的能量损失。轮胎在松软路面滚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动时将形成车撤,可以认为主要是松软土壤发生变形,土壤分子间的摩擦作用而形成的。(2)空气阻力F:汽车行驶时,必然受到空气的阻碍作用,空气对汽车的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两部分组成。空气分子相对于汽车表面发生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沿汽车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摩擦阻力。空气分子作用于汽车表面的法向压力的合力沿汽车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压力阻力,压力阻力又可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3)坡度阻力F:汽车上坡行驶时,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如图1-2所示),形成行驶阻力,故称为坡度阻力F:,即图1-2汽车的坡度阻力F:=G·ia(1.5)道路坡度常用坡高h与底长之比来表示,即hi==taa当坡度较小时可以认为ia≈taa=i故式(1.5)又可写成F:=G·i(4)加速阻力F: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这就是加速阻力。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与旋转质量两部分。汽车加速时不仅平移质量(汽车的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主要是发动机飞轮和车轮)也要产生惯性力偶矩。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量惯性力,并以系数作为旋转质量转换系数。因而汽车加速时的加速阻力为Fj=6mdudt(1.6)式中8一汽车旋转质量转换系数(8>1):m—汽车总质量,kgdv一汽车行驶加速度,m/2。dt汽车旋转质量很多,如发动机飞轮,离合器压盘,变速器齿轮、轴,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齿轮、半轴及车轮等,其中飞轮和车轮的转动惯量很大,因而主要把飞轮和车轮的旋转惯性力偶矩转换成平移质量惯性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条件下存在的,而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只在汽车上坡或加速行驶时存在。因此在分析汽车受力时,必须考虑汽车的运动状态和行驶条件(如图1-3所示)。图中,G表示汽车质量;表示道路坡度角;X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Z,、Z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L表示汽车轴距;a、表示汽车质心至前、后轴之距离;hw表示风压中心高;hm表示汽车质心高;M1、M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滚动阻力偶矩;M1、M2表示作用在前、后轮上的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性阻力偶矩。de/dGi三、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讨论。(1)发动机。①汽车单位总质量所具有的功率称为比图1-3汽车加速上坡受力图功率,即P./m(单位为kW/)。汽车的比功率愈大,其最高车速和加速度均高,因此动力性愈好。比功率是一个经常用来评定汽车动力性最简单而又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动机的最大转矩与最大功率时转矩之比称为转矩适应性系数,即“,该比大,汽车动力性愈好。因为汽车后备功率大,加速性好;汽车偶遇外界阻力增大,发动机转速将降低,但转矩升高。这有利于克服外界阻力,稳定汽车的行驶速度。③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与最大转矩时转速之比值愈大,汽车偶遇外界阻力时发动机转速降低的允许值较大,这样飞轮放出的惯性力矩较大,有利于克服外界阻力,稳定汽车的行驶速度。(2)驱动桥减速器主传动比:一辆汽车主减速器主传动比的选择必须与发动机和整车很好地匹配,才能使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取得满意的结果。(3)变速器。①变速器挡数增多会使汽车动力性提高。挡位增加得愈多,汽车的动力性愈好。当增加到无穷多个挡时,即所谓的无级变速。汽车在任何车速下,发动机都能在最大功率下工作,后备功率最大,具有理想的、最高的动力性。②变速器工挡传动比的大小决定了汽车最大爬坡度和汽车最低稳定车速的大小。工挡传动比愈大,在附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愈大。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是越野汽车能否通过松软地区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为3km/h左右。(4)其他。①汽车装载总质量愈多或牵引愈多,汽车的动力性愈差。②汽车流线型愈差,空气阻力系数愈大,汽车动力性就愈差,这对高速汽车表现愈为突出。③汽车的维护保养差,如发动机维护不好,动力不足;前束不合标准、轮胎气压不足、轮毂轴承调整不当等,均会降低汽车的动力性。第二节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在其行驶过程中,碰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有时沿直线行驶,有时沿曲线行驶。此外,汽车还要经受来自地面不平、坡道、大风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一辆操纵性能良好的汽车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1)根据道路、地形和交通情况的限制,汽车能够正确地遵循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定的方向行驶的能力—一汽车的操纵性。(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的能第一章汽车的使用性能力—汽车的稳定性。操纵性和稳定性有紧密的关系。操纵性差导致汽车侧滑、倾覆,汽车的稳定性就破坏了。如稳定性差,则会失去操纵性。因此,通常两者统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操纵稳定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着汽车的行驶安全,而且与运输生产率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有关。第三节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地降低行驶速度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维持一定速度的能力以及制动时保持汽车方向稳定性的能力。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只有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才能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汽车动力性,提高行驶车速,获得高的运输生产率。一、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主要从下列几方面来评价。(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指标。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称为抗热衰退性能。因为制动过程实际上是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换为热能,所以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保持在冷状态时的制动效能已成为设计制动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涉水行驶后,制动器还存在水衰退问题。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常用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来评价。若制动时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则汽车将偏离原来的路径。根据汽车技术和道路等的发展情况,世界各国都制定有相应的制动法规。我国颁布的GB7258一2004《机动车运用安全技术条件》中便对上述有明确的要求。二、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汽车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才能从一定的速度制动到较小的车速或直至停车。这个外力只能由地面和空气提供。但由于空气阻力相对较小,所以实际上外力主要是由地面提供的,称为地面制动力。地面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短,所以地面制动力对汽车制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分析一个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状况,以说明影响汽车地面制动力的主要因素。1.地面制动力图1-4画出了在良好的硬路面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况。图中滚动阻力偶矩和减速时的惯性力、惯性力偶矩均忽略不计。M.是车轮制动器中摩擦片与制动鼓或盘相对滑转时的摩擦力矩,单位为N·mF是地面制动力,单位为NW为车轮垂直载荷、T。为车轴对6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轮的推力、F,为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它们的单位均为N。显然,从力矩平衡得到F=er(1.7)式中一车轮半径,m。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但是地面制动力取决于两个摩擦副的摩擦力:一个是制动器内制F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间的摩擦力,一个是轮胎与地图1-4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情况面间的摩擦力一附着力。2.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以符号F,表示。它相当于把汽车架离地面,并踩住制动踏板,在轮胎周缘沿切线方向推动车轮直至它能转动所需的力,显然F、M(1.8)式中M.制动器的摩擦力矩,N·m。由式(1.8)可知,制动器制动力仅由制动器结构参数所决定,即取决于制动器的形式、结构尺寸、制动器摩擦副以及30车轮半径,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前轮后轮20系的液压或空气压力成正比。图●1-5是试验得到的某4座轿车的制动器制动力与踏板力的关系曲线。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200400200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400F/NF/N在制动时,若只考虑车轮的运●--·左轮00右轮动为滚动与抱死拖滑两种状况。当图1-5制动器制动力与制动踏板力的关系曲线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即地面制动力,足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使车轮滚动。显然,车轮滚动时的地面制动力就等于制动器制动力,且随踏板力的增长成正比地增长(如图1-6所示);但地面制动力是滑动摩擦的约束反力,它的值不能超过附着力,即Fh≤F。=Fe或最大地面制动力Fxmax为当制动器踏板力F。或制动系液压力P上升到某一值(图1-6中P。)、地面制动力F知达到附着力F。时,车轮即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制动系液压力P>P。时,制动器制动力F,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但是若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载荷为常数,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的值后就不再增加。···试读结束···...

    2022-05-0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电路分析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